集群动态

在杂交制种中,播种时虽经播种期的调整,但在高粱生长期间,常因外界自然条件的变化和栽培管理的影响,使父母本生长不协调,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造成花期不遇。因此,必须从父母本出苗开始,就经常不断地进行花期预测,以便及早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调整。小编今天给大家安利两种简单有效地预测方法,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

预测花期,就是要根据杂交亲本的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特性,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和分析对比,从中找出规律来判断父母本的开花时间和花期能否相遇。经常应用的预测花期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观察叶片法:高梁叶片数因品种不同而异,一般情况下在同一地区、同一品种的叶片数是基本固定的,可以利用这一特性来预测父母本的花期是否相遇。要掌握这种技术,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应建立各期父母本叶片数对应关系标准:在山东省夏播条件下,由于温度和光照条件在播种前后至开花这段时间相差不大,所以,亲本早播半月与晚播半月对播种至开花天数影响较小,建立这样一种对应关系标准也就有了可能和必要。

一般情况下,这种叶片对应关系标准由杂交种育成单位根据各亲本多年的表现情况,再通过播期调整之后,经过两年以上的试验、观察记载与资料分析整理而提出。如果育成单位没有提供这一标准,制种单位可以在制种的同时,注意积累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父母本叶片数对应关系标准可以用表格形式和图的形式表示。

2做好制种时父母本叶片数观察记载:首先,选点定株。一般在繁殖田里根据面积大小、地力和生长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5个点或3个点,每个点上选取60株,其中母本20株,第一、二期父本各20株。用红漆在统一的叶位上编号定株,随着植株的生长,下部叶片将不断干枯,要及时地向上部叶片移动编号,以保证叶片观察的准确性。选点定株之后,即开始观察记载。观察记载应从出苗的第一叶开始,定人定时进行。最好每天观察记载一次,也可以2天观察记载一次。

>

若已经有了比较理想的该组合的父母本叶片数对应关系标准,也可以5~10天观察记载一次。

在记载叶片时,可以把叶片分成2种。一种是最顶端一片没有展开但已经从下一片叶喇叭口露出的叶,或称心叶;另一种为心叶以下叶,包括展开叶和未展开叶。

每一片叶都有3~4天的时间作为心叶,为了比较准确地通过观察记载描述这3~4天的变化,把心叶以下各片叶全部视为一片整叶,均定量值为1,把心叶视为非整叶,其量值为0.1~1。其中,心叶抽出的第一天,值为0.1~0.3,这时,心叶的长度小于该叶总长度的1/10;心叶抽出的第二天其值为0.3~0.6.这时,其心叶叶片长度约为该叶总长的1/5左右;心叶抽出的第三天其值为0.6~0.9,这时,其叶片长度为该叶片长度的2/5左右。例如,某株第10片心叶某日抽出。则该株心叶以下有9片叶,各片叶值均为1,所以心叶以下叶片数应记作9片,但心叶刚刚露出,视抽出的长短,可给予0.1~0.3的值,假如定其为0.2,那么,这株的总叶片数为9.2片。按照这一方法,逐株观察记载,计算可得调查日各亲本的平均叶片数。

3认真分析,做出判断。经过以上两个步骤,就比较容易判断父母本花期能否相遇了。具体做法是,首先计算出母本及各期父本的平均叶片数。再根据标准表与标准图,查出该亲本此平均叶片数时所对应的制种和播种天数。如果数据表明母本与各期父本天数相同,则说明父母本花期相遇将十分理想。若数据表明父母本天数相差1~2天,说明父母本花期相遇问题不大。如果父母本所得天数相差3天以上,则说明父母本花期相遇比较困难,应及时采取措施。

(2)观察幼穗法:观察幼穗法的优点是能够较准确地预测花期,可避免记载叶片法因叶片数变动所引起的误差,但这一方法需要有一定的设备与经验。

观察幼穗法预测花期,就是在拔节以后在制种田中,选取生育速度有代表性的植株,一般5株为宜,剥检植株观察内部幼穗,用它们所处的发育阶段来比较快慢,判断花期是否相遇。一般规律是母本幼穗分化比父本早1~2个阶段,花期是相遇的:如果母本比父本早3个以上阶段,说明花期不遇;如果父本发育阶段早于母本,说明父本太早,花期也不能较好地相遇。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有些设备差的地方,可用比较幼穗大小的方法,进行粗略预测。即,若母本的幼穗略大于父本,花期可以相遇。但是,由于父母本成穗的大小不同,随着植株的发育,只靠比较幼穗大小判断花期是不可靠的。在有放大镜或显微镜的单位,应对幼穗进行镜检,以准确预测花期。

在剥检幼穗的过程中,人们通过实践,又创造出一种预测花期的新方法,即“解剖植株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也不需要特殊设备。其选点取样和观察幼穗法一样,在解剖植株时不用记载外部的可见叶片数,只记载内部未伸出的叶片数。然后,比较父母本,找出父母本内部的叶片差数,预测花期是否相遇。根据一般规律,母本比父本少1~2片叶时,花期是相遇的。此法不但易行,而且准确可靠,目前已被许多地方采用。

种植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