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有关单位:
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是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我省视察时提出的重大要求,是省委省政府今后抓“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17〕47号)确定了我省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及2018年行动计划,我厅作为全省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主要牵头部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需要举全厅之力完成好。2018年是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启动之年,也是打牢基础、扎实推进的关键一年。为确保《实施意见》重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结合我厅职能,现就我厅2018年承担的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有关任务分解如下。
一、各单位重点任务
(一)经管局:积极推进经营体制改革。提升农民合作社发展质量,积极培育家庭农场,深入开展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建设。大力发展生产托管、专业服务等全程社会化服务,加快培育各种专业类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二)计划处: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土地平整、小型水源、田间灌排、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田间道路与土壤改良等工程。积极推进集雨补灌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2018年完成农业部门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9万亩
(三)财务处:强化政策支持,与财政对接沟通,在现有预算基础上统筹安排资金支持有机旱作农业。
(四)种植业处:
1、完善领导机制。具体负责组织成立省政府领导小组和全省专家指导组,组织召开领导组会议和全省推进会。督促指导各市、县成立领导组,制定有机旱作发展实施意见,对有机旱作农业统一组织,扎实推进。
2、打造有机旱作示范典型。着力创建以长治为代表的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启动5个有机旱作整建制推进示范县创建,在全省创建30个以村、乡或新型经营主体为单元,符合“四有要求”(有稳定区域、有成熟技术、有生产标准、有注册品牌)的有机旱作封闭示范片。
3、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继续调减非优势区籽粒玉米,大力发展杂粮、鲜干果、蔬菜、中药材、饲草等特色产业。在太行山、吕梁山着力发展杂粮、鲜干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在雁门关区域着力发展饲草、冷凉蔬菜等特色产业;在上党盆地、汾河平原着力发展蔬菜、水果等特色产业。力争2018年籽粒玉米调减100万亩以上。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大力推进有机旱作农业标准化。紧紧围绕我省有机旱作农业要求,组织专家和科研力量新制订农业地方标准30个,新修订农业地方标准10个,加快形成以国家、行业标准为主体,以地方标准为配套、以市县规范和企业标准为补充的农业标准体系框架。全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率达33%。
(六)综合开发处:
1、继续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试点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
2、大力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在“三区一园”(现代农业示范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因地制宜实施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率先发展农牧循环产业,带动形成一批种养结合典型模式。
(七)技术站:
1、集成推广有机旱作技术。制定实施2018年旱作技术推广计划,力争示范推广面积1000万亩次。在粮食作物上,重点推广渗水地膜谷子穴播、小麦宽窄行探墒沟播、杂豆地膜覆盖、高粱密植精播、燕麦“一早三改”等有机旱作技术;在经济作物上,重点推广胡麻垄膜沟播集雨、盐碱地向日葵高产栽培、油菜机播机收、果园起垄覆膜集雨保墒等技术。
2、大力发展杂粮、油料等特色产业。
(八)种子站:加强抗旱节水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加大工作力度,引进试验各类农作物品种30个以上,筛选抗旱节水品种20个以上。在全省11个市开展抗旱节水新品种展示,建设抗旱节水新品种展示基地3000亩。抗旱节水良种普及率达到83%。
(九)植保站:深入开展农药零增长行动。建立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17个,推广新型施药器械,到2018年农药使用量增幅控制在2%以内。扶持病虫专业统防统治服务组织11个。
(十)土肥站:
1、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具体实施,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2、深入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强化地力培肥,在全省推进配方施肥替代习惯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新型肥料替代传统肥料的“三替代”措施,在全省所有农业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5100万亩,在10个果菜优势县建设以增施有机肥为主要内容的有机无机配合施用示范区10万亩。2018年农作物化肥用量增幅降到0.4%以下。
3、积极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为核心,因地制宜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2万亩。
4、大力推进“千园万村减肥增效+功能农业”示范项目,总结推广政学企合作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经验。2018年培育科学施肥社会化服务组织17个。
(十一)蔬菜站:大力发展特色蔬菜产业。
(十二)果业站:大力发展特色水果、道地中药材产业,在水果、中药材优势区实施园地沃土示范工程5万亩。
(十三)环保站:继续开展地膜回收利用试点,试点区残膜回收利用率达到50%。
(十四)牧草站:大力实施旱地种草,在雁门关、吕梁山、太行山、中南部盆地四个区域实施旱地种草200万亩。大力发展饲草产业。
(十五)生态站: 建设一批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示范县。鼓励养殖密集区建设集中处理中心。2018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
(十六)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加快“三品”发展,2018年发展“三品”700个。
(十七)名优中心:加快地理标志产品发展,新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0个。积极培育区域公共品牌。
(十八)土流站:加强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运行规则。
二、工作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有机旱作农业是今后我省农业发展的路径和方向,是我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各处站要认真组织学习《实施意见》和2018年行动计划,准确领会任务、把握工作重点,要把单位的工作主线转移到有机旱作方向上来,主要领导亲自抓,将承担的工作任务落实到位,确保各项指标圆满完成。
二要协调配合。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涉及面广,既有责任分工,也有工作交叉,各单位要按照厅里的统一部署,积极配合、协同推进,完成好工作任务。
三要形成成果。各单位针对每项任务目标都要强化过程管理和痕迹管理,做好文件、图片、影像资料的收集整理。要强化宣传,及时反映工作成绩,推动工作有效开展。
联 系 人:王向阳
联系电话:0351-8235003
邮 箱:sxzzy331@163.com
山西省农业厅
2018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