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农委:
据中国气象台预测,今年北方大部分地区初霜冻日期较常年同期偏早1-5天,部分地区偏早5-10天。为此,农业部办公厅以特急明电下发《关于加强早霜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农明字[2012]第30号),对加强早霜防范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当前正值我省秋季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早霜冻可能对我省大秋作物的成熟收获造成影响。为切实做好早霜预防工作,确保秋粮丰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早霜防范工作的重要性。今年以来,由于政策得力、工作到位,加之农业气象条件总体有利,全省粮食生产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好势头。当前夏粮丰收,秋粮面积增加、长势良好,全年粮食再获丰收有基础、有希望。目前正值我省秋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一旦发生严重早霜,将会给秋粮生产造成重大损失。9月2日,我省大同个别地区已经出现轻微霜冻。尽管目前全省各地平均气温已经回升至10℃以上,但各地要充分认识早霜防范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切不可存在侥幸心理。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把早霜防范工作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来抓,以玉米等作物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密切联系,及早会商预测初霜冻日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要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早霜冻可能对秋季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确保信息传递到户。要组织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指导农民做好秋作物的田间管理,确保技术措施到户,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三是抓好措施落实。各地要积极开展以“促早熟、增粒重”为中心的田间管理,根据天气变化,指导农民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确保作物安全度过初霜期,促进秋收作物正常成熟,确保秋粮丰收。一是霜冻来临前要提前预防。要提前组织群众对大田作物以及果园采取熏烟、大面积喷施抗寒剂等措施,提高地面温度,减轻霜冻损失;设施蔬菜要覆盖草帘子,关闭通风口,加强保温。二是要采取各种促早熟措施。玉米要采取去顶、去除空秆和枯叶、站秆扒皮晾晒等措施,增加通风透光,促进干物质积累,促进成熟;棉花要适时整枝打叶,减少蕾铃脱落,增加霜前花比例,提高品质和产量,减轻灾害损失;大豆要喷施叶面肥,促进植株快速生长。三是对遭受霜冻的作物,要适时晚收,促进后熟,脱水提质。
四是做好灾情调度。各市、县农业部门要做好灾情调度工作,及时监测灾害发生情况。要加强值班管理,认真做好灾情核查和报送工作。
二〇一二年九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