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各市农委、畜牧局(中心),厅属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农业法制建设,切实提高农业系统依法行政水平,我厅制定了《2015年农业法制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2015年农业法制工作要点

  

山西省农业厅办公室

2015年3月17日

 

2015年农业法制工作要点

 

  2015年,农业法制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稳粮增收)、一条主线(转方式调结构)、两个基本点(深化改革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工作部署,以农业行政执法专项整治为契机,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执法水平,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扎实推进农业法治建设,为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一、加快完善农业立法

  1、加强农业法规制度建设。围绕“六大发展”,结合我省农业立法实际,坚持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工作主动适应改革发展需要。抓紧制定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法规制度。

  2、及时提出涉农法规修改建议。依据法律法规,注重吸收市、县执法过程中的新情况,及时制修订《山西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山西省动物防疫条例》、《山西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有关法规;并对省直有关部门起草的涉农法规、规章草案,提出修改建议,维护法制统一。

  二、加强普法宣传教育

  3、严格落实学法制度。健全和落实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抓好在职人员在线法治培训;深入学习宪法基本知识和基本原则。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在法治轨道上行使权力。

  4、强化执法务实培训。一是继续举办2期执法人员培训班,不断提高执法人员法律素质和办案能力。二是坚持对新上岗人员和本年度换(领)证人员培训,采取闭卷考试,成绩与执法资格办证挂钩,促进执法队伍熟练掌握应知应会的农业法律知识,推动全省农业执法水平整体提升。

  5、抓好农资生产经营人员培训。结合农资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加大对农资生产经营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农资经营管理人员法治意识,着力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能力,促进企业依法诚信经营。

  6、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要求,集中抓好“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依法行政宣传月和“12.4”国家宪法日等活动,并结合法律法规颁布日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活动;采取发放宣传资料、提供法律现场咨询、组织“农业法律进村入户”等方式,加强媒体和网络在普法中的运用,不断提高普法实效。组织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对“六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验收。

  三、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水平

  7、加强农业执法示范窗口单位建设。进一步巩固农业综合执法成果,继续实施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创建,制定《山西省农业执法示范窗口单位建设标准》,命名一批2015年全省农业综合执法示范窗口单位。

  8、开展农业行政执法专项整治。春耕农业生产关键时节,集中开展一次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及畜禽屠宰等重点领域和环节的市场检查,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无证经营等不法行为。严厉查处违规执法、违反农业部“六条禁令”、“吃、拿、卡、要、报”的行为。强化对农业综合执法的调研督导,适时抽调素质高、业务精的专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督查检查。

  9、开展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工作。10月份组织全省农业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活动,不断提高农业执法人员办案质量、执法文书制作水平,使我省案卷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进而推动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再上新台阶。

  10、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作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的基本要求,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未依法取得执法资格的,不得从事执法活动。正确处理执法与服务的关系,做到文明执法、热情服务。健全自由裁量基准制度,细化量化自由裁量标准。强化对农业执法人员的执法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执法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11、全面依法履行农业行政执法职能。按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要求,严厉查处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坑农害农违法案件,重点是抓好农资打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积极在食用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植物新品种保护等方面做有益探索,拓展执法领域和执法职能,充分发挥综合执法机构的优势和作用。

  四、强化农业执法监管

  12、精心组织农资打假。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属地管理和分级负责原则,狠抓重点季节、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单位。组织开展春季农资打假、夏季百日行动和秋冬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和非法生产经营违禁农业投入品的违法行为。

  13、突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围绕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以蔬菜、水果等大宗农产品为重点,强化执法监督,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正确使用农业投入品,规范农产品生产档案。认真开展“三品一标”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

  14、切实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始终保持“严防、严打、严惩”的高压态势,坚决落实“有报必接,接案必查,查必到底”和农业部规定的“五不放过”原则,加大查处办案工作力度。将综合执法机构办案情况作为考核各市工作的重要内容,严格考核,推动农资市场秩序持续好转,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15、认真做好执法信息统计工作。各市、县要组织力量对本辖区内农资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摸底清查,规范农资生产经营行为。严格落实重大处罚案件报告和备案制度,及时报送执法信息和统计报表,每半年以市为单位通报报送情况和采编量。

  五、大力推进依法行政

  16、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全省农业系统都要建立健全依法行政领导机构,明确责任清单、工作重点,进一步推进科学民主决策、严格依法办事、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健全行政监督体系,不断优化政务环境,提高行政效率。

  17、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认真执行规范性文件制定规程,把好规范性文件立项、起草、审核、发布、备案、公布“六关”通道,切实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确保农业行政管理行为合法有效。强化动态管理,坚持规范性文件每2年清理一次,清理结果向社会公布。

  18、建立健全农业依法行政工作考核机制。健全农业依法行政考核制度,完善考核方案,促进农业依法行政各项任务落

  到实处。

  六、加强自身建设

  19、加强作风建设。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抓,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性教育,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坚定性。持续深入改进作风,坚决反对“四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巩固整改成果,深化整改效果。

  20、加强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安排单位人员参加业务培训,拓宽知识范围,丰富实践经验,提高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