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小麦秸秆禁烧 和秸秆还田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市农委: 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肥力状况的有效途径,是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当前,我省的麦收工作即将展开,为进一步推动小麦秸秆禁烧和秸秆还田工作,促进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建设,特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秸秆禁烧和还田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各级农业部门要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宗旨,以实现秸秆禁烧和循环利用为中心,以改善农村村容村貌、促进农业良性循环、保护大气环境质量、建设生态农业为目的,大力推广小麦秸秆直接还田,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全面禁止秸秆焚烧。各级农业部门都要成立秸秆禁烧和还田工作领导组,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挂帅,并提请地方政府制定工作方案,部署禁烧和还田工作,层层签订目标责任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村民组织的作用,严防死守,确保不发生焚烧秸秆现象。 二、创新工作思路,完善运行机制 各地农业部门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实行政策引导和完善技术集成创新相结合,建立健全秸秆禁烧和还田工作的长效机制。一是要完善机制。结合 “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和“旱作农业工程”的实施,配合当地政府制定出台引导和鼓励农民自觉进行秸秆还田的政策、法规及补贴措施,探索和完善秸秆禁烧和还田工作的良好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基层服务组织和农民的积极性,促进秸秆还田工作尽快走上一个良性发展轨道。二是要整合优势。积极整合农业、农机、环保等部门的优势,认真总结经验,围绕重点区域,发挥整体优势,集中精力,建立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示范区,实行典型示范,整体推进。三是要创新技术。以培肥地力、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在对现有的、成熟的秸秆覆盖、翻压、堆沤、氨化过腹、沼气发酵等技术进行集成应用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创新秸秆还田技术,要针对随着作物产量的提高带来作物秸秆量加大的情况,采取农技、农艺相结合的有效措施,强化技术集成,降低作业成本,提高直接生产收益。四是要搞好服务。秸秆禁烧和还田工作季节性强、任务重,各级农业部门要立足于帮民解难,助民增收,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要充分发挥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搞好社会化作业和技术服务工作。 三、搞好宣传培训,提高科技素质 实施秸秆禁烧与还田工作的根本途径在于大力提高农民群众的自觉性和科技素质,增强保护资源意识和法制意识。一是要加强宣传。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活动,广泛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和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的好处,形成社会共识。二是要现场引导。各地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认真总结实施秸秆还田、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先进经验,利用现场观摩会、培训演示会等形式引导、教育农民群众,扩大影响,提高素质,把秸秆禁烧和还田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 四、加强监督检查,总结经验教训 各级农业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履行执法监督职责,积极主动与环保、交通、公安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大检查力度,严厉查处焚烧秸秆行为,积极做好宣传、技术推进和督促检查工作。以政府名义发布禁烧秸秆的通告,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对秸秆焚烧易发地区、城乡结合部、交通干道两侧、机场周围等区域进行重点防范,坚决遏制焚烧秸秆现象的发生。尤其是近年来有关部门多次通报、曝光、批评的市、县,要加强监督管理,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加强对本辖区秸秆禁烧和还田工作的督查,查责任落实、查措施到位、查任务完成情况,尽早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强化责任追究。要及时总结秸秆还田和秸秆禁烧工作的典型和经验教训,形成典型材料和工作总结及时上报省厅,省厅将把秸秆禁烧和秸秆还田工作作为各地“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建设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O一二年五月十八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