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各小麦主产市、县(区)农委:

  目前,我省小麦已由南到北陆续进入抽穗、扬花、灌浆阶段,此时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麦田病虫的盛发期和防治的关键时期。据植保部门监测,条锈病已在芮城、万荣等县(区)发现,并呈现扩散蔓延态势;白粉病和纹枯病发生重于常年,且加重流行趋势明显;麦穗蚜随气温的回升,田间虫口数量迅速增加,部分田块已达到偏重至大发生指标;麦叶蜂在南部麦区发生明显重于常年,一代粘虫在沿黄河滩地危害严重。预计随着气温的回升和降水增多,小麦病虫发生危害将进一步加重。为切实加强小麦穗期病虫防控工作,有效减轻病虫危害,确保夏粮丰收,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小麦穗期病虫危害既严重影响产量,又对小麦品质构成威胁。各级领导和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小麦穗期病虫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尽快建立健全重大病虫防控指挥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完善应急防控预案,及早安排部署,充分发挥技术人员和植保专业服务组织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打赢小麦穗期病虫防控攻坚战,实现虫口夺粮。

  二、加强监测预警。据山西省气候中心预测,5月份我省中南部小麦主产区降水偏多1~2成,全省月平均气温大部偏高。在高温高湿气候条件和小麦群体普遍偏大,田间郁闭,品种抗病性差等生态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预计5月中下旬我省小麦白粉病、纹枯病、条锈病及麦穗蚜、麦叶蜂、粘虫等病虫的发生将进一步加重。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特别是对小麦条锈病和麦穗蚜,要及时会商分析,及时发布病虫发生信息和防治技术,明确重点防控区域和最佳防治时间,指导农民适时开展防治。

  三、加强措施落实。针对今年我省穗期发生较重的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穗蚜、吸浆虫、麦叶蜂等病虫,抓好“一喷三防”补助政策落实,大力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小麦条锈病防治要全面落实“带药侦查、发现一点、防治一片”措施;小麦赤霉病、吸浆虫防控要坚持“主动出击,预防为主”的防治策略;在穗蚜、麦叶蜂、粘虫、白粉病、纹枯病重发区要结合“一喷三防”,采取集中防治措施。建议按常规药量,采取杀菌剂、杀虫剂与生长剂或微肥混配喷雾防治。亩用药液要达到50公斤以上,达到防病、治虫、抗干热风和节本增效的目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以充分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

  四、加强技术指导。各级农业植保部门要加强防控技术的宣传、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群众科学防控水平。在关键防治时期,在病虫重发区要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包片蹲点,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农民及时防治病虫,尤其是对植保专业防治队员进行技术培训。同时要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和明白纸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农民宣传穗期病虫害知识和防控技术,帮助农民解决遇到的技术问题,确保防控工作取得实效。

  

 

                                                                                         二○一二年五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