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召开全省高素质农民培训持证工作推进视频会议。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志杰出席会议并讲话,省人社厅、省乡村振兴局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会议通报了前三季度高素质农民培训持证进展情况,就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安排部署。忻州市、朔州市、文水县、右玉县做交流发言,晋中市、临汾市、和顺县、隰县作表态发言。会议由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姚继广主持。
会议指出,乡村振兴从根本上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没有高素质农民就没有乡村振兴。高素质农民培训是省委省政府抓的一件重大民生工程,是2021年全省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十件实事之一。各地要提高站位,高度重视,把培训高素质农民优先摆位,特别是脱贫地区,要把高素质农民培训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途径,帮助农民增技赋能强素质,逐步缩小观念差距、技能差距、收入差距,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会议强调,“三农”工作已进入决战四季度、决胜全年度关键时刻。要对标省委省政府要求,盘点全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对标先进找差距,传导压力促落实,确保完成25万培训、20万持证任务。要做到“六个一”。一把手亲自抓。要强化“一把手”工作责任,把高素质农民培训持证作为党史学习教育为群众办实事、大事、要事推动落实。要躬身入局,亲自研究、亲自推动、亲自协调、亲自督办。一盘棋协同抓。农业农村局局长要履行好党委农办职责,强化对乡村振兴的领导和管理,统筹协调财政、人社、乡村振兴等部门,协力推动高素质农民培训持证工作。一线聚焦精准抓。针对当前灾后恢复重建,为农民量身定制培训内容。强化适墒播种、减损技术、农机装备、质量安全、防灾减灾培训。发挥“三队包联”专家优势,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送项目送渠道,做好服务指导,促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与高素质农民融合,搭好丰收架子,今年损失明年补。一套机制持续抓。要选好用好培训机构,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参与培训;要配强配足师资队伍,用好“三队包联”服务专家;要依托“固定课堂”“空中课堂”“流动课堂”“田间课堂”,创新创优培训方式;要用好用活评价机制,学评结合、以评促学。一把尺子定制抓。培训率、持证率、从业率、增收率是高素质农民培训持证考核的“一把尺子”。要锁定“四率”,推动培训持证一体,产业就业融合,增效增收同步,让农民真正在培训中长见识、长本领、长技能、长收入。交一份满意答卷。高素质农民培训持证工作要让党委政府满意、参训群众满意,要强化 “交账”意识、“答卷”意识、“争先”意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实现。
会议要求,各地要坚持一线工作法,拓宽思路,创新机制,总结成效,持续抓好高素质农民培训持证,走出一条有山西特色的高素质农民培训之路,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